据了解,对大学生“潜在素质”的考察,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用人要求。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会建立大大小小的素质模型,通过行为化的结构面试法,在学生讲述案例的过程中,判断其是否具有某项素质。于是,对于学生而言,提前精心准备小故事便成为面试成功的关键。
“潜在素质”并非虚设
企业在招聘中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看上去不如学历、证书等门槛来得实在,但却是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比如,金融危机发生后,企业招聘趋向谨慎,对“吃苦耐劳”更加强调;也有企业对员工“抗压能力”十分关注。一位HR告诉记者,越是知名的企业,这些素质要求越不是摆设,这些公司会通过建立各种素质模型来考察应聘者,诸如宝洁“8问”,每一问都指向一个能力,就是根据素质模型设计出来的。
面试时如何呈现“潜在素质”
“潜在素质”在不同企业要求也不一样。商务英语专业的小嘉,该公司最看重的是交际能力和责任。这些品质在日常应用中,如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让用人单位看,才能够转化为竞争优势。
哪些“潜在素质”最被看重
华师辅导员李老师认为,企业看重学生在生活和工作领域,包括诚实和团队合作的质量。学生是作为一个竞争优势“潜在的质量的”好。 李老师点出了三种方法,一个在实习,见习,与人们的工作,觉得雇主容易接触;二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不弄虚作假做;最后,年轻人应该宽容,有时雇主可能不会给你机会,在这个时候要宽容,低调,不要太张扬。
“我在一个高校面试毕业生时, 有个学生会的劳动部长介绍自己没有技术证书,但说学校每次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所有的无线电设备都是自己收拾好的,虽然不知道,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这对八九十岁的大学生来说太有价值了。中国劳动关系网总经理梁伟权讲述了一个个人的例子。
不
不同的工作通常是通过建立素质模型来探测应聘者有没有这样的素质有不同的质量要求,HR。 王胜军,例如,如客户服务人员招聘,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质量,这个帖子有八个核心竞争力,包括诚实,正直,沟通能力,工作认真,冲突管理,抗逆性等等。然后设计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王胜军表示,在采访中,每个问题需要与以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的候选人发生了答案,从HR考生判断任务。
面对这种面试,大学生怎样精心准备案例呢?王胜军认为,首先是要了解自己,从高中到大学的教育,自己的优势与能力。其次是了解公司,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业务、不同的背景。知己知彼之后,围绕不同的“潜在素质”,选择最有说服力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