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一个好的机会——加入优质的平台、遇到靠谱的团队。于是,整理好自己、一腔热情地迎接面试,可实际情况却是常常遭遇到面试官的轻慢,这让本来就焦虑的心情更加不爽。
有意外、有突发情况谁都不能避免,但结果只能让求职者来承担吗?这肯定不合理呀。不过,并非天下乌鸦一般黑。“求职是双向选择”,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对方需要考核我们的综合素质、态度人品、经验能力,我们也需要考察对方的实力前景、企业文化、团队状态,相互“看对眼儿”,才是好的合作的开始。
从“面试企业”的角度看,公司让自己等2个小时,到底能不能选择它呢?
第一,看整体安排是否规范、有序。让面试者等了两个小时,问题不在于是否“等了两个小时”,而是有没有尊重面试者的时间,让面试者心里提前有个准备。有的HR匆匆过来后说了一句话就闪人了,把莫名其妙的求职者晾在一边,求职者感觉委屈、不被尊重是非常正常的。但这是不是说明这家公司很傲慢、很不尊重员工呢?不一定。
这其实是属于安排上的失误,也许这个HR是个菜鸟,也许真的是事发太突然了。所以,这个细节其实可以证明公司在这方面的管理不够精细,没有提前对HR进行培训或者HR部门没有处理相关事情的经验,但简单粗暴地判断这家公司太傲慢了,还是有些偏颇,可以打个问号,再继续观察。
第二,看接下来的面试内容是否专业、认真。接待我们的HR,其个人形象以及在面试流程上的安排,的确可以体现公司的文化,但一个HR部门的员工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公司。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有HR面也会有部门面(甚至boss面),而未来真正与你共事的是部门,真正影响企业发展的是boss。
所以,不要因为一些细节就影响自己的情绪,接下来的面试中还要看面试内容是否专业、认真,比如——面试官是否看过你的简历?面试官是否认真倾听你的回答,并对关键点进行追问?面试官的问题是否跟业务相关?你问面试官的问题,他是否回答的有逻辑、有内容?如果是技术面,那么他的提问或者描述是否体现了他的技术性?
一场好的面试不仅是拿到offer,更重要的是:通过面试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甚至得到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建议。如果你的面试有这样的效果,那就别抱怨了,细节的问题毕竟只是细节;但如果在真正进入面试以后,你发现面试官对面试态度非常散漫、不专业,比如不提前看你的简历、你说过的话还在重复的问、所有的问题都莫名其妙且让你很不舒服,那么,至少这里的企业文化跟你不太搭。
第三,很现实,看你能够拿到的offer情况啦。虽然我们经常把求职比喻成找对象、结婚,但求职并不等于找一个让自己开心幸福的地方。很现实的是,它会给你提供生活的物质来源。
所以,如果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行业内的排名以及提供的薪酬、福利还不错的话;那么,即便你不是十分喜欢,但人家做大做强的过程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的。几个offer放在一起,也不要因为一些细节,就错失了一个可以给自己镀金的平台。
PS:为啥说镀金呢?坦白说,一个不错但文化不相符的平台,最多是过度,很难长期共同合作(不可能一直为难自己)。不过,薪酬或者接触的技术,真的比其他平台好很多,其实也是值得的。
最后,分享几个小tips,等待的时候做啥?
如果你选择在公司等候面试官,那么,怎样度过这个时光呢?刷手机、玩游戏吗?千万不要,除了让自己在面试时表现的很疲惫之外,还可能被重要人物看到,直接划掉你。所以,关于等待的时候做啥,大湘君有以下建议:
1.观察公司的环境。
比如前台的布置风格是富丽堂皇有权威感还是简单明亮有亲切感;办公室的格局是开放式的、半开放式的还是一个个独立小办公室的;办公桌是整齐划一的还是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的;墙上的装饰风格、企业宣传语都是什么等等,你可以试想一下,自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是否会觉得满意。
2.观察工作人员的状态。
包括工作人员整体的着装风格、气质风格、走路的快慢、互相聊天的状态等等,试想一下,自己是否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PS:你的同事很可能是你未来的模样哦,这真的要慎重)。
3.看看公司的宣传资料。
时间长的话,一直四周看确实不太好,不如主动跟前台打招呼,要一些企业的宣传资料。看看公司的宣传材料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情况,特别是对比一下自己提前了解的情况跟公司自己的介绍是否有出入。
4.主动搭讪“潜在同事”,了解更多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擅长快速建立关系的人,那么,趁此机会当然可以主动出击,搭讪“潜在同事”,了解更多非书面的信息。不过,如果你不是一个快速建立关系的人,此方法慎重,用不好反而不利,面带微笑,不要让人觉得你很无聊、很厌烦、很有距离感就好了。并且,如果你做的地方妨碍别人了,一定要有点儿眼力见(也包括在看到对方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小的帮助,比如开门、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