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 辉 孙斐斐) 昨天上午,走进位于徐舍镇的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产线火力全开。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经过绝缘、护套、检验等一系列工序后,一条条电缆制造成型,即将发往市场。
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超电缆为何还能如此红火?"坚持生产品质过硬的产品。"中超电缆董事长俞雷的答案看似简单,却是历经近20年市场磨炼和考验的不二法则。正是对品质的执着,中超电缆赢得了用户信任,从2004年由几个年轻人自筹资金建立的行业"新人",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内线缆行业排头兵企业。近,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又凭借在线缆行业卓越的产品质量荣获2022年度无锡市质量管理优秀奖。
电缆看似简单,却是工业领域的重要基础产品,科技含量并不低。电缆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流程和工艺特殊,任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整条电缆都得报废;二是功能重要、使用场合广泛,一旦出错,整个系统都要受影响。正因如此,在中超电缆,产品质量始终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产品质量一定要万无一失,否则就是一失万无。"这句话俞雷逢会必讲、时刻强调。
为了确保质量,中超电缆从生产流程到管理体系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保障机制。早在2015年,中超电缆就开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设置了管理质量副总一职,即现在的首席质量官,确保质量第一落到实处。"我们执行精细化管理,原辅材料进厂、生产加工、成品出厂等,都制定了严苛的检验规范,并逐步确定30余个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了质量考核体系,并与员工薪酬挂钩,奖惩分明。"公司首席质量官吴建红说,首席质量官对产品质量拥有一票否决权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力,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
正是靠着过硬的质量,中超电缆先后为冬奥会接待中心、北京轨道交通、西安一带一路国家博物馆、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产品,不仅经受住了严格的质量考验,也树立了电缆行业"中国质造"的良好形象,受到国家电网等客户单位的好评。目前,中超电缆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是远销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卓越品质的实现,离不开制度保障,更离不开技术支撑。为了将产品做精、做专、做强,中超电缆不惜投入巨资进行一轮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国际一流装备,打造专业化生产格局。哪怕是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企业都在减投减产时,中超电缆在确保有序生产的同时,依然启动"MES&智能远程监造"项目——通过系统工具及海量数据的汇总分析,改善生产现场管理作业模式,达到生产过程管控透明化、实时化。"企业是权衡再三才下的决心,目标就是提升专业化生产优势和品质服务能力,在行业低谷时投入,为的是在经济复苏时发挥作用。"俞雷回顾逆势投入的经历,也不免感叹"经历了惊险,但收获了惊喜"。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是在中超电缆厂区随处可见的标语。面对电缆行业的过度竞争,要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常规电缆要做精品,更要创新,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电缆,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端产品。多年来,中超不断加大对线缆产品技改研发的投入,先后成功开发了110kV及以上交联电力电缆,以及适用于特殊场合的阻燃、隔氧层、耐火等特种电缆,还创造性地开展石墨烯在电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获得成功。目前,拥有石墨烯相关专利15项,其中高质量发明专利2项,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电缆的系列工程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及优质的技术服务,企业与国网、南网、国家能源、中石油、华能等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今年第一季度已超额完成目标产值的生产任务。面对未来发展,中超电缆将加大投资力度,挖掘新产能、新动能,积极布局超高压电缆、光伏电缆、风力发电用电缆等生产,大抓快干上产能,掀起高质量发展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