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塍村解锁共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4-07-08 14:09:01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记者 徐 达 赵 辉 张云衢)去年3,高塍镇高塍村与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昭昭教授团队联合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一年多来,各项指标相关工作加速推进——  

  "根据老同志们的建议,农家书屋增添了养生保健书籍;村级防汛应急预案已经编制完成……""建议提前对接环保企业和环保城,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昨天上午,在高塍镇高塍村村委会办公室,村两委班子视频连线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昭昭教授团队,交流共富指标季度推进情况,商定三季度工作重点。

  高塍村在宜兴村级综合排名中位列前十强,村内有企业180余家,其中超九成为环保企业,有着打造共同富裕的良好基础。去年3,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高塍村与郭昭昭教授团队联合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生态宜居等5个维度30个量化指标,评价乡村共同富裕水平。一年多来,高塍村与郭昭昭教授团队携手,扬优势、补短板,推动各项指标完成率超80%,村民人均收入跃居宜兴首位,率先在全省推进基层共富道路上"打样"。

  三产融合

  按下致富增收加速键

  616上午,在江苏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塍村村民周建军正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电气检修。"工作不累,收入也不错,而且就在家门口。"在从事这份工作前,周建军是一名准失业人员。虽然有过电工从业经历,但由于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不符合现代企业招聘要求,他只能四处打零工。作为"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中的一项,去年以来,高塍村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在走访中得知周建军的情况后,动员他参加维修电工培训班。在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经村委会牵线搭桥,他入职晨力环保,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村民收入是关键。高塍村党总支书记吴雪强说,通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与郭昭昭教授团队的"头脑风暴",现在高塍村有了新的思路,即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做强三产,更好实现民富村强企活。

  市高能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高塍村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的亮点之作,更是依托环保产业优势,推进一、二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有益探索。该公司由村环保企业负责人王育明创办,为无锡地区首个工厂化室内养殖项目。公司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苗,不仅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错时上市价格高,还能精准掌握水质、水温等数据,没有尾水排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产业集聚效应益凸显,不仅提升村企创新能力,让本地老百姓有了更多就业渠道,还吸引着大学生返乡创业。去年,高塍村党总支与村辖区内的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党建联盟密切协作,搭建电商孵化平台,定期邀请专业讲师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一批返乡大学生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在帮助优质商企拓宽销售渠道的过程中,实现创业致富梦。目前,环保城各电商店铺已上线23大类、400小类、20000余种覆盖水、声、气、固、仪等领域的环保设施产品。一幅电商为引、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高塍村徐徐展开。

  红色基因

  凝聚干事创业强动能

  高塍村红色文化厚重,为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去年,在郭昭昭教授团队的支持下,高塍村积极挖掘"高塍之战""英雄坟"等红色历史,传播义士王伯勋的爱国救亡故事,进一步弘扬"抗桥精神"。村委会辗转多地,动员热心群众寻访"抗桥"历史遗迹;村里企业家参与"抗桥"等抗战遗址、遗迹的修复重建。与此同时,高塍村定期组织干群、村企员工参观"抗桥"遗迹,召开红色文化研讨会,号召大家学习英烈英模的崇高品质,将非凡的英雄精神落实到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落实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群众家中发现马蜂窝,老人被困山上,外来游客突发险情……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高塍村村民沙燕萍在"抗桥精神"的熏陶下,总是力所能及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他的身影还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救援现场。今年年初,土耳其南部发生强烈地震,沙燕萍第一时间组建了救援队伍。救援队在土耳其克服严寒、余震、物资匮乏等困难,不分昼夜展开救援,协同搜救倒塌建筑155栋,救出3名幸存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救援力量的大爱。

  高塍村辖区企业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林峰,近年来攻坚技术门槛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细分行业,累计完成500多项高浓度污水处理案例。去年,他综合研判疫情对研发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坚守研发岗位,打地铺、钻睡袋,带领出勤和隔离居家办公人员双线奋战。在郭昭昭教授的牵线下,吴林峰还与江苏科技大学采取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技术对接,于去年年底高质高效完成了"高浓度废水零排放和固废资源化"集装设备生产线建设,为企业战略转型找到新的增长点。

  广场议事

  议出幸福宜居新内涵

  一次,郭昭昭教授团队在与高塍村的定期交流中提出,三产融合发展,在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更应增强村级组织为村民服务的功能。于是,幸福宜居被高塍村赋予了新内涵。

  "过去是烧柴,后来用煤气灶、用电。现在要通天然气,大家都盼着呢!""农村不比城里的小区,这管道线路肯定要提前设计好,避免在装的过程中出现矛盾。"……近,在村"广场议事堂",一开场,大家就说出自己的想法。"广场议事堂"是去年高塍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将决策权交给群众,改变过去村干部"家长制"做法的一个缩影。

  这里没有主席台,也没有发言席,村民和村干部亲密而随意地围坐在一起,谈想法、提建议,从形式上符合村民的传统习惯,从情感上让村民觉得亲近不生分。"过去村里开会都要去村委会办公室,召集慢、受拘束、不敢说话,现在就在家门口,大家像拉家常一样说自己的想法,说错了也不怕被笑话。"村民徐华大说。

  在"广场议事堂",环境整治、公共文化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被摆上"台面",党群共商共治,画好"同心圆"。2020年,高塍村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起3000多平方米的"百姓舞台"。"由于缺乏‘领舞人’,这个舞台没有真正点亮村民幸福夜生活。"今年年初,在"广场议事堂"听取村民黄卫霞等的建议后,村里组建了广场舞队,邀请专业舞蹈老师进行授课。如今,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了村民健身的积极性。每逢传统节假,高塍村还会邀请其他镇村的舞蹈队进行交流表演,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民风转变。

  为确保议事效果,高塍村每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评审团",对辖区内道路拓改提升、"最美庭院"创建等民生工程进行督导、打分,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尤其是村"最美庭院"创建工作,不仅涉及家前屋后环境整洁,带头遵守村规民约、良好的家教家风也是重要指标,村民只要出现问题,当即就会被摘掉牌子。目前,全村400余户村民积极参与该活动,已评出"最美庭院"200余户。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