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党建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02 20:28:53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记者 赵 辉

  丁蜀镇双桥村拥有悠久的制陶史,是远近闻名的紫砂专业村,紫砂陶瓷产业年总收入占全村百姓总收入的85.8%。为引导村民抱团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本中旬,该村成立双桥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村民制陶整体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宜兴紫砂再添"金字招牌"。

  成立合作社,更好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是我市基层用党建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我市秉持"乡村振兴就是宜兴振兴"的理念,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向发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育强队伍 注入鲜活动力

  前,杨巷镇金紫村水产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全村50余名河蟹养殖大户,进行预防高温天气蟹塘环境安全管理培训。金紫村是水产养殖特色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少东兼任村水产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他不仅把自己多年摸索积累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其他养殖户,还带头实施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在养殖户中树立标杆,为防治养殖污染,提升全村生态化、标准化水产养殖管理水平夯实了基础。

  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辛苦耕耘。近年来,我市持续聚焦"领头雁"选育,对照"五强"型书记标准,打破身份限制,广揽贤才,拓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通过进一步配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是去年,我市制定出台《宜兴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领航 夺旗争先"行动计划》,以实施党建"领航工程""赋能工程""保障工程"为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同时,着眼于乡村振兴现实需要、干部队伍发展长远需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省、市、县三级联动,选派优秀同志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全面打造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宜兴模式",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鲜活动力。

  通过选优配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一批懂农业、爱农村、有想法的基层干部在农村一线发光发热。徐舍镇美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带领村委班子以花为媒,带动本村及周边行政村500多名村民参与玫瑰花生产、加工、销售等工作,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花开美栖、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圩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全国人大代表、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聚焦点亮乡村"夜文化、夜经济、夜生活",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5万元。新庄街道新庄社区第一书记潘国平帮助属地种植大户选育水稻优良品种,并通过市城建文旅集团的阿里农副产品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每亩实现增收150多元。周铁镇龙亭村第一书记谌陈征,为龙亭村引进旅游项目、改善村容村貌,龙亭村被评为"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在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市涌现出越来越多冲锋在前的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芳桥街道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获评省优秀共产党员,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获评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太华镇胥锦村入选中组部"2022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一幅幅党旗红与乡村美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在一个个乡村徐徐铺开。

  资源整合 点燃产业引擎

  眼下,在湖㳇镇张阳村一处斜坡上,洁白的百合正在泥土中孕育着8的丰收。这是宜安农业在张阳村落地的休闲农业项目。张阳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得益于我市创新实施的"党建引领 村企共建"行动,成功吸引宜安农业与村集体在党建联盟、发展联动、项目联动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实现组织资源与发展资源有机整合。

  近年来,我市立足"农村面积占3/4、农村人口占一半"的特殊市情,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全省"百县千乡万村"创建,我市将"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8个行政村与市委市政府领导一一挂钩,打造政策落实"试验田",积极培育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排头兵"。

  通过强化激励导向,全市各地找准自身优势,拓展思路,积极奏响"党建引领 村企共建"和美之音,开拓经济发展新途径。其中,新庄街道洪巷村与市恒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建,种植销售街道区域的特色农产品食用菌,每年增收10多万元。芳桥街道金兰村与中电电气集团结对,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党建共建暨营商环境座谈会,在党建品牌塑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就业等方面找寻契合点,走好振兴路。通过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合作社里"的发展思路,我市深耕细作"党支部+合作社"这篇大文章,熊宝星等一批讲党性、懂经营、能带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脱颖而出。目前,我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00余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家,年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近50亿元,带动社员户均年增收超10万元。

  融汇合力 提升颜值气质

  走进屺亭街道文庄村,只见干净整洁的院落,乡韵悠悠的村景,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平坦通达。去年以来,该村已先后4次获评无锡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红榜村。频频登上红榜,秘诀在于该村在我市率先摸索推行村干部网格管理考核和农户"门前三包"积分制考核等制度,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践承诺,引领农户共绘美丽乡村建设"同心圆"。

  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近年来,我市以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美丽+"建设、"美丽经济"建设"三美建设"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逐步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等品牌。按照"市主导、镇主责、村主体"的责任体系,我市成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制度,对217个行政村(涉农社区)长效管护情况进行排名,督促乡镇(街道)对照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治。各地也紧紧围绕"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模式,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增强党员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积蓄起干群携手共建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强大合力,成功搭建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党员为网格员,基层群众广泛配合、参与的乡村善治网格。目前,全市累计完成3000多个自然村的整治,创建成200多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同时,高标准完成10多个老集镇的提升改造,有力回应了群众诉求。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森林乡村"28个、省级"绿美"村庄2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靓丽的生态面貌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成功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积累试点经验。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