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石英:善用“开锁论”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4-07-09 05:27:01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7132,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江夏区法院乌龙泉法庭副庭长石英正忙着化解一起村民的合伙纠纷。庭审间隙,她告诉长江2报记者,每个案子都有“七寸”和“命门”,要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找到解决矛盾纠纷的那把“钥匙”。

  石英在办公室准备庭审材料。 通讯员张彤 摄

  如何打开乡村矛盾纠纷的“锁”?这需要一串不同的“钥匙”。石英摸索出了一套化解矛盾纠纷的“开锁论”——如果原被告对抗情绪严重,要格外注重倾听,背靠背劝解,给当事人的情绪一个“出口”;如果纠纷代际久远,要积极运用多元解纷、联动协调,寻求妥善处置方案;如果碰上“认死理”的当事人,就要将程序周延到极致,以充分的论证说理,真正让当事人服判息诉。

  石英总结出一套“桑梓情”调解工作法:在乌龙泉法庭主导下,邀请村支两委干部、乡贤能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借乡里乡亲、传乡音乡情、用乡土办法,化解矛盾纠纷。

  去年,法庭审理了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双方对房屋质量问题分歧大,闹得不可开交,致使三万元的工程尾款拖了三年。石英算了一笔账:如果要鉴定房屋,动辄数万元的鉴定费不说,至少三四个1才能出结果,“萝卜盘出肉价钱”,划不来。经深思熟虑,石英提出邀请村子里的工匠实地“查”房。这个工匠专业强,人缘好,威信高。双方欣然接受。工匠实地查看指出两个主要质量问题,原被告双方心服口服。最终,在村委会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从立案到结案仅用时1个1,双方只花了366元诉讼费。

  2011年,某公司与乌龙泉街道某村43户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因该公司未如期履行,农户及村委会遂诉至法庭,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土地并支付租金。

  因该系列案件主体多、年限长、金额大,石英找到农户代表、村委会干部、公司法定代表人多次当面沟通,协商决定先选取其中一起案件开展“示范裁判”。“示范裁判”生效后,石英联系街道综治办、司法所等基层单位组成联合解纷小组,并召开庭前“圆桌会议”,详细梳理案情及法律关系,归纳双方争议焦点和利益诉求,分析多种解纷路径的利弊。最终,剩下的42起纠纷顺利化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人民法庭处在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不仅要审理案件定分止争,还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下半年,王某来到乌龙泉法庭,称曾将儿子过继给兄长。现在兄长一家经济困难无法继续维持孩子基本生活和正常教育。经两家协商,孩子还是由亲生父母抚养,需要将孩子户口迁回来。王某兄弟俩做了亲子鉴定,医院也重新出具了出生医学证明,可孩子的户口还是改不了。无奈之下兄弟俩求助法庭。

  认真分析后,石英很快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当年过继没有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法庭当即建议王某将诉讼请求变更为主张收养关系不成立,并于当天出具了判决书,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迁户手续。

  石英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唯有办好每一个案子,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厚望。

  (长江2报记者耿珊珊 通讯员张彤)

  【编辑:丁翾】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