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招全服务丨志愿填报热点问答
    发布时间:2024-07-09 09:33:02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2024年高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填报前要做哪些准备?如何使用相关参考材料?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61172,4整理了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共性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问

  志愿填报,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答

  第一步,熟悉政策。考生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例如考生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

  第二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教育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做好了“知己”定位,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

  第五步,初选志愿。就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地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

  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

  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

  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虽然等同于同一个志愿,但是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

  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问

  如何使用填报志愿的参考材料?

  答

  首先仔细查阅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高校招生计划,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然后参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资料,结合考生成绩位次和各类别总分(或综合分)一分一段表,认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了解所报考批次的招生录取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做好填报志愿前的功课。

  问

  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

  答

  应坚持以下原则: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所填志愿拉开档次;冷门与热门学校专业相结合;省内与省外院校相结合;避开体检结果所限专业;各批次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填满,尽量服从专业调剂;认真研读院校招生章程。

  

  提前批录取后,还可以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吗?

  答

  不可以。按规定,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

  问

  如果提前批没被录取,影响一批录取吗?

  答

  不影响。批与批之间没有联系,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

  问

  服从调剂是在已经填报的专业组志愿中调剂还是在院校所有专业中进行调剂?

  答

  在所填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

  问

  考生被一所大学录取,但不想去,可以退档参加下一批次录取吗?不去会怎样?

  答

  不可以。按规定,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考生已被大学录取,就不可再参加后续录取。

  考生所填报志愿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同时也是与高校的一种约定。如果不去应不填报此院校。目前有的省份对不守承诺、录取不报到的考生有惩罚规定。(本报4曹萍整理)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