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竿变身“救命竿”
    发布时间:2024-07-06 09:45:42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本报4 赵大明 本报通讯员 叶新波

  61202,卢氏县见义勇为协会防溺水志愿救援队队长马士友和队员、志愿者,沿着洛河卢氏城区段、洛北大渠,悉心检查了放置在各个救援点的“爱心竹竿”,或增置或更换后,才放心地离开。

  马士友1958年出生于该县城关镇西关社区,从小到大住在洛北大渠边。该渠宽8米、深2米多,穿城而过、水流湍急,是溺水高发区。马士友曾从该渠救起13名溺水者,获得过省、市道德模范,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同年荣获河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2015年51,我从洛北大渠救出一名溺水者,现场不少人议论,要是在桥洞上游放置竹竿,溺水者抓住竹竿也会自救,能降低溺亡概率。”马士友回忆,从那时起,他便组织爱心人士,沿着洛北大渠,上至渠首坝,下至火炎电站,在数十座过水桥梁、涵洞来水处放置竹竿并经常检查、更换。

  “竹竿放置不久后的2015年81282,一名5岁儿童跌落洛北大渠,在城区老公路段门前翻水洞前,抓住竹竿获救。2016年1132,在同一地点,落水的狮子坪乡花园寺村51岁老汉张立新抓住竹竿获救。”队员白书杰说。

  为防止竹竿缺失,马士友携队员在各个放置点设置了提示牌和宣传标语。每年51至101汛期,救援队还经常组队巡河,开展防溺水义务演练和宣传。

  该县部分热心市民、志愿者,常给救援队无偿送来竹竿。不少市民对这些竹竿充满感情,看到那些挪用、偷盗、破坏等行为就会及时制止。一些获救者及其家属,也成了竹竿的义务看护者。

  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这支防溺水志愿救援队用一次次义务行动守护着市民的生命安全,这一根根小竹竿默默地挑起生命的重担。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