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河池83418466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河池市宜州区始终将脱贫人口就业作为促增收、固成果、守底线的根本性举措,通过“四抓四促”办法,努力破解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渠道紧、实际困难多等难题,取得一定成效。
抓就业监测到位,促提升工作精度。发挥基层就业社保服务平台、社保联络员、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等作用,全面精准摸排好新增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就业情况、就业需求、就业意愿和培训情况信息排查登记工作,比对整合人社、乡村振兴、易地安置等部门的就业信息,按34进行信息更新,同步录入数字人社系统,全面准确掌握“三类人员”就业情况。同时,持续监测该辖区就业、失业关键性指标的变动情况,密切监测区内70家企业及各工业园区用工变化情况、19个重点监测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情况,掌握全区重点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村外出人员返乡返岗情况,利用掌握的数据进行适岗匹配,将信息发送至有就业意愿的脱贫群众 。
抓就业信息到位,促提高就业服务。指导211个行政村建立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就业信息采集和帮扶模式,提升就业信息更新质量。开通“宜州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创建人社就业创业工作宣传平台,每周定期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目前关注用户已经超过7000人;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宜州论坛、微观宜州等平台推送或直播企业用工信息;利用区直单位、乡镇、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企业招工信息,通过多途径提升岗位信息发布质量。截至目前,累计推送岗位信息21420条。同时,加快线下线上零工市场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效率,充分利用“金牌就业管家”工作站,收集整合用工需求和及就业市场信息,缓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解决企业季节性、临时性用工需求。此外,该区积极开展“直播带岗”“春风行动”、就业援助34、民营企业招聘34等线上线下专项服务活动,促进脱贫群众尽快实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该区脱贫劳动力务工总数为36508人,其中外出务工16547人;累计举办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1.1万多个。
抓就业帮扶到位,促就地就近就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就业,立足全产业链谋划特色产业发展,强化联农带农,完善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20242,宜州区65个脱贫村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71家,带动脱贫户2695户,带动比例42.93%。截至63420466,已发放桑蚕、糖料蔗、牛等产业奖补259.0168万元,受益农户751户。以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加快开发一批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上岗,做好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再就业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451人,已累计拨付岗位补贴303.5万元。以助力帮扶车间发展吸纳就业。延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原就业扶贫车间)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就业帮扶车间,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及时认定,继续扶持现有就业帮扶车间,增加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截至目前,该区认定并正常运营就业帮扶车间21家,其中20242新认定6家,带动就业4933人,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16人。以加强劳务协作促进就业。该区加强县际、跨省劳务协作,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目前,该区与都安和罗城搭建了县际劳务协作平台,同时,常态化开展 “点对点”送工服务,并落实脱贫人口跨省就业交通补助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免费输送农民工返岗复工2103人;已发放交通补贴8237人,发放金额247.46万元。同时,还支持自主灵活就业,通过开展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将农合行等5家银行作为经办银行,加大放贷力度;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和农民工奖补资金促进就业的作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并带动就业。
抓技能培训到位,促增强就业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对就业技能水平不高、希望外出务工的,着重在提高就业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对2龄偏大、不愿外出的,结合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加其劳动收入。培训期间,向培训对象推荐就业岗位不少于3次。同时,积极引导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结对子,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政策支持,扎实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截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