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城镇“四个模式”把就业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4-07-09 10:48:41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没想到在家做做手工活就能赚钱,我上个34做了个大单,一下就赚了六七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吴女士激动地发消息给社区工作人员,吴女士是一名聋哑人,自从失业后找工作到处吃“闭门羹”,内心焦急万分。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西门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向她推荐了由社区和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联合打造的非遗缠花培训班,培训班教的手工活简单易学,协会还帮忙收购成品缠花,几个34下来,吴女士不仅对缠花手工驾轻就熟,还利用空闲时间赚钱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2来,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的急难愁盼,在西门社区全力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五类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政策宣贯、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把服务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全过程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采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充分运用人社信息平台,关注实时回流的就业“大数据”,筛选出就业困难群体,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网格管理效能,制作五类人员专项调查表,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通过“线上+线下”信息收集整合,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精准分类,建立“一对一”就业援助档案,并及时更新、持续跟进;摸清辖区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培训需求,建立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残疾人分类管理体系,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就业服务更加精准、更加精细。

优化全科社工经办模式,强化一岗通办服务。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就业服务站前台安排2名“全科社工”进行全天候服务和全程化指导,不仅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化就业咨询,还提供如失业登记、就困认定、技能培训等具体业务办理;居民只需进门找一人,就可以享受“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同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居民办事提供兜底服务,进行人性化管理,提供帮代办、容缺性办理服务,助力让“办不成事”变为“办得好事”。

运用数字赋能就业模式,实现在线“云”端送岗。通过“就在常州”智慧就业云平台,引导有求职需求的居民进行个人求职注册登记,现场教学帮助居民使用平台完善个人简历、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搜寻合适岗位等功能;同时利用“苏心聘”就业掌上宝服务功能,采集社区内商圈、个体商户、企业的零工需求,统一上传系统,让居民足不出户便能够了解到家门口的零工岗位信息;数字赋能让信息传递更快捷,让居民求职更方便,也让就业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创新社区公益惠民模式,开设增收“缠花课堂”。启动“非遗传承,缠花赋能”项目,以西门社区为非遗“缠花基地”,在其他三个社区建立非遗“缠花驿站”,针对社区下岗职工、残疾人和全职主妇等就业弱势群体定期开展手工艺制作技能培训,由协会提供原材料,面对面、手把手教学非遗缠花制作技艺。截至目前,“非遗缠花制作公益课堂”已举办培训班60场,受益人群超800人次,带动增收超10万元,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让困难群众获得一技之长并提高生活收入,实现惠民增收。

下一步,金城镇将持续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专项行动,聚焦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将西门社区成功做法推广至全镇,全方位整合资源,打造有温度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小站点服务好大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于慧)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