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县域产才发展比较优势
    发布时间:2024-07-14 17:51:01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扎实有序推进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县域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加快构建县域人才聚集高地,发挥比较优势差异化竞争、错位式发展,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就。

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发展大局引领产才“双向奔赴”。当前,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要把准县域发展人才要求。县域城市在产业基础、科研实力、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劣势,难以抵挡“虹吸效应”,人才质量总量亟需优化提升。要着眼县域发展与人才发展“一盘棋”,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精准施策,不漫天撒网、简单许诺,而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强化政策资金服务统筹,制定人才工作发展规划,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人才需求目录,实现聚人才与促发展有机统一。要把牢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将人才工作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引进延链补链企业、专家团队。整合县域产业园区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人才外溢,狠抓要素保障,培育“专精特新”“瞪羚”企业,提升县域人才工作产业承载力。要把好企业主体人才诉求。县域企业普遍存在技术人才招引难、产业工人招聘难等问题。要深入开展需求大调研、人才大走访、政策大宣讲,探索“县引企用”等引才新模式,组织企业深入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以岗择人、依人定岗,用事业留住人才,夯实县域人才基础。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以产聚才实现产才“双向优化”。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营造有利于产才融合的发展环境。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在人才选聘、职称评审、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其自主权和积极性,引导企业高薪高位引才,鼓励在外建立“人才飞地”。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要依托县域职校推进产教融合,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在教学中引入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开展技能比武等以赛代练活动,提升产业人才培养精准度。定期开展专家人才专题讲座,建立企业人才培训中心,促进产才良性互动。建好人才之家、人才公寓,搭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压缩办理周期、精简办事程序,提升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质效。加强专家人才政治吸纳,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分类开展人才评选活动,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营造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坚持结果导向,突出协同创新推动产才“双向赋能”。产业是人才之基,人才是产业之魂。人才引领产业发展,重点是以人才“智高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借力领航高校优化人才布局。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校地企合作,加强本地人才自主培养和前瞻性布局,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和产品研发实验基地,优化产业领军人才联合培育机制,打造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借智领军人才推动技术攻关。加大为人才减负松绑力度,适当扩大创新试错容错空间,以“等得”“舍得”的制度保障激励技术创新。建立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需求目录,实行揭榜挂帅等机制,运用市场化方式开展专项研究,加快攻克难点堵点技术。要借势领先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制定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技术转移模式,加大技术交易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打造集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交易、要素聚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生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综合服务,将企业打造成为科研项目的试验场、科研成果的转化地,有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四川省华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