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树人社帮扶品牌 助关岭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18 08:05:01 次浏览
  • 0
    • 电话联系TA

      -小编

  • 信息详情

聚焦职能使命,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过前期调研,在对口帮扶点关岭自治县建设了集特色培训、就业推荐、就业服务、劳务品牌创建为一体的高质量就业培训基地。

一、 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新模式,建立新机制

自建设初期,基地便成立以贵州省人社厅乡村振兴工作队、县人社局和百合街道党员干部为成员的临时党支部,并为参训学员开班第一课上党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算好群众增收账,做好感恩教育,鼓励他们学成技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切实将思想“引领起来”,队伍“凝聚起来”,共同探索出“党建+培训”的人社帮扶新模式。

通过引进一批口碑好、管理规范的劳务公司入驻,配合县人社局在全县154个村居(社区)设立劳务服务站,在外出务工人员中遴选一批有威信、有诚信、有就业推荐意愿的工友作为劳务合伙人,通过举办劳务集市、循环开展就业宣传、岗位推荐以及“亲带亲、邻带邻”的方式,探索建立就业推荐新机制,打通就业推荐“最后一公里”,提高有组织劳务输出程度,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衔接起来。

二、 聚焦重点产业,规范培训管理,促进就业增收

紧扣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贵州省人社厅持续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思路,与合作院校签订责任书,订制开发课程,确保合作院校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参加培训学员结业时需取得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等级证和相应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资格证,明确工作地点、上岗企业、就业岗位,明确上岗后的34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时长),培训过程达到“三个一致”(即专业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保持一致,课程进度和耗材使用量保持一致,到课情况和签到记录保持一致),由基地工作人员负责审核和监管,重点突出实战和现场模拟教学,每34定期组织招聘就业对接会,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双向对接的“桥梁”,为学员提供良好充足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截至目前,开展中长期技能培训38期1577人,主要涉及工种为焊工、电工、叉车、中草药、家政、面点师等,培训后取得人社部门等级证的占88.1%,同时也取得相关部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证的占52.3%,就业率达90%。

三、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组织程度,打造劳务品牌

基地为解决部分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问题,开通“关岭人社局就业服务热线”,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对劳动力开展全流程跟踪服务。特别是针对搬迁劳动力,与百合街道配合,在同康社区试点,跟踪采集未就业劳动力的可就业时间、就业意向和技能特长等信息,建立灵活就业信息库,打造“同康零工”劳务品牌。

目前,录入357名未就业劳动力信息,并按技能特点分类为红白喜事服务队、种养殖队、家政服务队和水电工服务队。由百合街道办组建公司,明确社区工作人员与周边企业、种养殖大户主动对接,收集466常清洁、建筑、搬运、农作物种植采摘等466结零工就业信息,在基地经过初步匹配后,由社区干部针对性开展灵活就业推荐,群众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20242934以来,组织安排452人次到周边从事保洁、河道清理、种姜等工作,增收46320元,“同康零工”逐步在周围乡镇打开了知名度。


© 版权声明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